进入高发期!普陀医院收治多例重症病例
近期,普陀医院急诊科接连收治多例蜂蜇伤患者。最严重的一例为患者王阿婆,她在外出时不慎被蜂蜇伤小腿,很快出现大汗淋漓、黑矇等症状,入院后检测血压仅为68/44mmHg,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。经过及时治疗,目前已康复出院。
邵逸夫医院派驻普陀医院急诊科执行主任吴建雄告诉记者,夏秋季蜂类活动进入活跃期,无论是郊外踏青、登山探险还是日常户外活动,人们遭遇蜂类“攻击”的风险显著上升。
为何看似小小的蜂蜇伤
却可能带来致命危险?
吴建雄介绍
蜂的尾刺连接着毒腺,蜇人时会注入毒液,蜂毒中含有的组胺、磷脂酶、透明质酸酶等物质,会导致被蜇部位立即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等局部毒性反应。
另一方面,部分人对蜂毒蛋白严重过敏,即便只被蜇一下,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,即过敏性休克,这是最危险的情况。
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多样
包括全身出现荨麻疹、瘙痒,头晕、面色苍白、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,恶心、呕吐、腹痛,以及意识模糊、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等。
吴建雄
过敏性休克进展极为迅猛,从发作到昏迷可能仅需几分钟,必须立即入院抢救。
医生提醒
蜇伤头面部等关键部位
蛰伤部位多于10处
本身是过敏体质或有蜂蜇过敏史
儿童老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
局部伤口出现感染迹象的
都应立即拨打120或前往最近医院的急诊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