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山又一所“高颜值”初中学校,今年9月将正式亮相
长峙岛海大北路7号
一座精妙融合江南水乡韵味
与科学教育理念的校园建筑
拔地而起
这里就是今年9月将正式亮相的
南海实验学校长峙初中
对于新学校,社会各界满怀期待与好奇。秉持“根植于美好的关系里”的办学理念,这所新学校将从校园生态、学生培养、课程设计等方面,以全方位、融合式模式进行推进。它究竟会带来怎样的教育新图景?
日前,记者提前探校
并专访了长峙初中校长林海滨
校园生态:
让生命在温润的土壤里成长
走进长峙初中校区,这所新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就足够吸睛。
校园总览效果图
全景图
中庭
学校的建筑布局十分中正且独具匠心。各栋楼通过连廊彼此相接,校园处处可见开放式学习空间,典雅之中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息。
“我们的校园空间布局就是基于学校办学理念,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学习和实践空间,巧妙促进师生、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,让校园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。未来,我们还计划让孩子们共同参与进来,打造更多具有一定功能性和主体性的非正式学习空间,如讨论区、谈话区等,为他们创造一个完美的学习环境。”新校掌门人林海滨表示。
教室
美术教室
音乐教室
谈及新办学校的文化价值内核,林海滨告诉记者:“一是对今天负责,为未来奠基,珍视当下,师生对日常的教与学都全力以赴,力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筑牢根基;二是尊重差异,接纳不同,这是学校生态发展的基石。不管是教学上的分层与个性化辅导并举,还是活动的丰富多元,我们都鼓励学生展现个性,尊重每一位,接纳每一位;三是始终怀有期待,这是我们办学的精神养分。教师始终能够以期待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,学生始终对自身成长怀有期待,学校始终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抱有期望;四是团队高度决定个体高度。特别是师资方面,新学校肯定会有很多来自不同校区、教学能力出众的优秀骨干教师加入,我们将始终强调合作共进,实现整体与个体的共同提升,让每一位师生的生命,都能在这片温润的土壤里成长。”
适性成长:
让潜能在个性的航道上扬帆
长峙初中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?林海滨给出了答案——身心健康、品行良好。“我们强调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并重,学生有自主素养,有公益意识,基础扎实,有发展潜能。换言之,我们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。而这也要求学校通过特有的育人体系,全方位地做好育人文章。”
林海滨表示,新学校将在餐饮上推行自助餐模式。这不仅是一次用餐形式的升级,更是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。从学生角度出发,自助餐模式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自主选择权,同时保证营养均衡。从学校管理角度,更是融入了德育、智育、食育等教育,逐步培养学生独立、诚实、谦让等优良品德。
食堂与体育馆
食堂
体育馆
林海滨还告诉记者,学校计划让成长导师制真实落地,通过个性行为报告分析,明白每一个学生的需求,并为其规划相应合适的发展路径,在教育的个体化、针对性方面寻求突破。为此,学校在安排办公室时,特意将平行班学科教师办公室设置在教室旁。在安排导师时,除了考虑教师的专业特长和学生的学习需求,还会关注教师的性格特点与学生的个性是否契合。“成长导师关键在于陪伴,我们还将搭建长峙初中导师在线平台,学生可在平台上记录自己的兴趣、困惑等,导师及时给予回复和指导,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方向,最终具备未来迈向社会的能力。”
学校还将推出一些个性化举措。如:开展“少年风华·三载逐光笺”个性成长记录活动,导师、家长和学生共同书写成长点滴,让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有迹可循。“我们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化的成长环境,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。”
课程体系:
让学识在思维的启迪下领航
基于学生的发展目标,学校在课程体系方面有哪些特色?对此,林海滨表示,美育和科学教育将是学校育人的重点方向之一。在国家规定课程基础上,学校将开设个性化课程,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和素养能力提升。
“比如学校拟开展的戏剧课程,在构思、编排和表演过程中,需要与老师、学生紧密配合,深入剖析角色性格、挖掘情感内涵,提升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。同时,戏剧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,也能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品格。从舞台布景、服饰搭配到表演风格,更是学生艺术审美体现。此外,还有过程中的团队合作,每一个环节都是对综合素养的全面锤炼。”
林海滨表示自己还有一个更大的设想——那就是把科学探究学习与综合实践融为一体,让每个学生在长峙初中的三年里,能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研究报告,经历完整的一轮社会实践研究。内容可以是对周边风土人情、地理地域的研究,也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其他方面。
图书馆
实验室
林海滨告诉记者,他的目标是将研究性学习覆盖到每一个学生。学校也计划与周边高校开展合作,让成绩尖端学生参与一些有挑战性的拓展课程,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深度需求。“这就意味着我们也要开放办学,我很期待未来学校的管理边界能有适度突破。”他笑着表示。
家校社协同:
让成长在共筑的蓝图下拔节
在长峙初中,一个“警校共建、社教同频、家校互动、科教互融”等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也正在逐步形成中。
在社教同频、科教互融方面,学校将积极整合社会资源,如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,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,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。同时,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,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,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素养。
“学校拟成立家长成长学院,以工作坊形式,在家庭教育理念、亲子沟通技巧、青春期心理辅导、学业规划指导等方面给家长具体的指导和建议,让家长能更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,形成家校教育理念的统一,为孩子营造和谐一致的成长环境。”
过道
走廊
林海滨还提到,学校将积极推进“教联体”建设,努力链接家庭、整合社区、延伸社会,形成教育合力,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,让他们在共筑的蓝图下茁壮成长。
“我们的办学方向就是希望立足高起点,致力精品化,追求高质量,打造一所高品质的新优质示范校。”对于学校启用后的模样,林海滨充满了期待,“期待在这里传递教育的力量与价值,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。”
来源|竞舟新闻、舟山晚报